来了,请坐,随便看看吧,呵呵!
加入收藏

从历史中汲取艺术灵感 南京地铁空间设计探访纪实

◆程国政 文

◆姜锡祥 摄

目前,各地“十三五”规划正在火热制定中,地下空间越来越成为城市开发开放的重要内容。如今的地下空间早已走出人防设施、避难场所的视域,成为了市民品质生活的一部分。因此,在规划之初,就将地下空间的艺术化与生态化、节能化综合考虑起来,是十分必要的。地下空间环境营造艺术如何展现城市独特的魅力,不妨从南京地铁站打造中反思一二。

与地铁开行较早的城市不同,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已是2011年9月了,吸取了世界地铁运营智慧的南京人,自觉地把艺术环境的营造与地铁建设综合考虑在一起。

考虑到人性化、绿色环保和可持续,所以南京地铁把垃圾桶挂在“墙上”,乘客们经过时举手就能把纸盒、包装袋扔进去,“垃圾桶高度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,扔垃圾一点都不费力气,真可谓举手之劳。”工作人员还给我们做起了示范。人性化还包括椅子的设计:联排有靠背的候车椅经常被人占住睡觉,于是二号线的椅子变得没有靠背,一排三个,中间有扶手隔开,“这下一人只能一个了。”工作人员说。停电了怎么办?万一在地铁里碰上停电,车站墙壁马上就会出现一道绿色带箭头的荧光带,你顺着光带往前走就到出口了,它的原理就如手表指针上的荧光。

但是,地下空间的环境如何能艺术得有个性,这是个颇费思量的问题。经过反复斟酌,南京最后采取的是从历史中寻找艺术题材与灵感,然后将之贯彻到各条线路的环境的营造之中。

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”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《泊秦淮》中的诗句,秦淮与酒家、歌妓、灯会是人们关于明清时南京繁华的印象符号;云锦素有“天上云霞地上锦”的美誉,而南京云锦自元、明、清以来都是皇家御用之物,号“东方瑰宝”“中华一绝”;宋齐梁陈等六朝时期,南京生发出中华文化的许多种子,还有中华民国择都南京,都是这座古城区别于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个性。

还有,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传统节日,像元旦、清明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冬至节,还有国庆节、五一劳动节、浪漫的七夕节等等。汉代以冬至为“冬节”,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“贺冬”,官方例行放假,官场流行互贺的“拜冬”礼俗。还要挑选“能之士”,鼓瑟吹笙,奏“黄钟之律”,以示庆贺;并吃好的。中国地方广大,北方饺子江南糯米饭,汤圆、麻糍、擂圆都是美食,所以钟灵街站的壁画以传统节日入题,采取传统石雕的方式表达了祭孔拜师、祭天、消寒、贺冬、做汤圆包馄饨等传统民俗活动。横卷构图、青灰色调,既体现冬季的静谧清冷,又传达这一节气应该“安身静体”的中华养生意蕴。

还有些乍看平常,凑近前还是让历史照进了现实。《喜上眉梢》这幅图景如今就在地铁花神庙站。原来,它以南京市花为主题,围绕花神庙展开。历史上,花神庙以育花为业,明朝时成为皇家御花园。主题墙创作者以中国屏风式的构图,把历史场景、民间习俗和自然的梅花串在一起,再加上穿梭其间的喜鹊,一幅喜鹊欲登梅的祥和气象。还有“东山再起”紫铜锻铸主题墙,在河定桥站。故事讲的是东晋谢安的故事。谢安为家族利益,舍弃在东山舒适的隐居生活,40岁时接受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征召,走出东山,出任桓温的军司马,东晋与前秦国的淝水一战,让苻坚的百万大军觉得“八公山上草木皆兵”。虽然胜利的消息传来,他跨门槛生生踢断木屐鞋底的钉子而不自知,但画中的他文韬武略、气度不凡并且淡定从容。

徜徉在南京地铁里,回想着上海、杭州地铁的情景,被南京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风情深深吸引。无论是一号线的金陵揽胜、水月玄武、六朝古都、民国叙事、彩灯秦淮、明城遗韵,还是云彩地锦,让人体会到的都是坐看青山流水去,我自云卷云舒的南京式淡定。艺术表现手法也很多样,有雕塑,有浮雕、有铜蚀、有陶瓷、有电子画,虽然画面、意境、手法有的还有上升空间,但艺术家们都很努力。关键是,这群艺术家们抓住了南京独特的牌:六朝古都,风韵摇曳,这是别处没有的艺术风景。

作者 程国政

Copyright ? 2008 - 2015 杨志斌艺术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

联系电话:15801448354、13803137666 邮编:075000 邮箱:qxqlyj@126.com 

技术支持:惠邦科技 京ICP备09001894号-1